我理想的房间是什么样的丨去明日方舟 Only 玩 - 筷筷月报#18

Sun, April 20, 2025 - 15 min read

三月复盘

1 我理想的房间是什么样的?

等下半年正式入职后,我想换什么样的房子呢?

我在年度规划中给房租水电规划了大概 2700 块钱的预算。我这个价位大概率也只能租一个 12 - 15 平左右的次卧,需要和别人共用厕所。如果带独卫的化,大概需要 3500 块钱。如果要整租的话,大概是两倍 5400 块钱左右😭。

我理想的房间必须必须要隔音,我需要一个在家里可以外放声音,和朋友开黑打游戏不会打扰其他人的空间。

要有一个大桌子,且是转角桌,能够进行分区,一边是我的游戏区和编程区,会放置电脑(未来我想买一个 PC 电脑还有 Mac mini)、显示器以及 Switch,一边放置工作台可以 DIY 一些手作(这个地方最好挨着窗户,不然手作的毒气要把人熏死)。

必须要有一个人体工学椅,科技园的椅子太烂,坐了大半年感觉坐出工伤了😅,坐一会就腰疼,睡一觉起来更是感觉腰被人砍了,家里一定要配个好的让我的腰得到体贴的照顾!

有一个小床,不需要太宽,1.2m 足以、0.9m 也 ok,为其他地方腾出空间,毕竟房间不大,床能睡就行。柜子最好是侧开的,这样不占据柜前的空间,有一个挂衣区挂当季衣服,可以快速选择。

需要有一个动感单车,作为我的运动区,我已经胖到 80kg 以上了,非常需要运动。

需要利用好纵向空间,腾出地方挂我的软木板、镜子之类的。

房间要维持干净,门外放置地毯和鞋架作为缓冲区,要创造一个躺地上都觉得没事的环境。

目前就想到这些,希望能找到类似布局的房间,再慢慢迭代成理想的样子🙏。

理想的房间

2 去明日方舟 Only 玩😇

3月我最期待的事情就是去明日方舟 only 玩!上次的无料(指免费分发的制品)准备的太匆忙了,这次我提前 20 多天就在计划以什么形式去做,有几天疯狂在小红书上找灵感,最终选择了 NFC 唱片的形式:

灵感来源

我在粥出的小曲儿里挑选了我喜欢的 Top25,制作对应的背景板,再找商家打印封面和 PVC 背景板,买小唱片、NFC 贴纸,最后再一起组装起来,这个过程很有成就感,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做手工的快乐😇。

这次经历还让我发现一种快乐加倍的方法,就是在做手工的同时听我感兴趣的播客。手工的绝大多数时间,都是不用动脑子的重复工作,在这期间听播客会带给我一种效率很高的感觉,因为即让手动起来了,脑子也没停下😄。

一些过程记录:

Figma唱片本体
最终成品成品近照

由于物料是陆陆续续到的,我没有一次性就完成组装,实际过程持续了大概一周多。分享这期间我踩坑的一些地方:

  1. 我买的轴承高度有些过高了,导致从侧面斜看阴影过重;(见图3)
  2. 最开始的PVC卡订了光面的,实际到货后发现每张多多少少都有划痕,询问商家后明白这是不可避免的,我挑选了几张划痕最严重的补发了磨砂面(见图4),虽然也有些许划痕,但效果比光面的好太多了,在特定角度下结合光线的反射会形成类似星空的底纹;
  3. 我没有使用速干胶,在拼多多的推荐下我买了水钻胶(B-7000),粘合力很强,但是需要时间晾干,味道有些冲,且前期难以把握胶水量,容易挤多。

同时我也把我的制品发到了小红书上分享,让我惊喜的是有很多老师(在漫展等二次元文化活动中,约定俗成的礼貌用语)在评论区中找我约无料互换,苯人受宠若惊,太感动了!也因此,我解锁了参与漫展的另一个成就:「与他人互换无料」

漫展当天我带着满满的无料去,载着满满的无料回。我将对方舟的喜爱以无料的形式分享给他人,收获他人的笑容,而他人也将同样的情感传递给我。身处在这样的循环当中,我觉得很幸福,3 月 22 日我会记你一辈子🥺:

粥o2.0的收获


开源动态

1 Vue.js 2025 年状态报告

通过该报告,你会知道 Vue 生态圈目前的现状和将来的发展🥺👍

2 Anime.js 4.0

Anime.js 是用于网页的 JavaScript 动画库,该库可用于对 CSS 属性、SVG、DOM 和 JavaScript 对象进行动画处理。

升级后的网站好炫酷!

Anime.js 演示


工具推荐

1 JS 中的算术库

我们知道,计算机使用二进制浮点数表示法(遵循 IEEE 754 标准),而人类习惯的十进制小数在转换为二进制时可能会产生无限循环或精度丢失。那么一种避免的方式就是使用一些算术库。

目前成熟的 JS 算术库是decimal.jsbignumber.jsbig.js,这三个库的作者写了一篇 Wiki 来介绍它们的区别:big.js、bignumber.js 和 decimal.js 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2 uvcanvas

一个提供精美动态画布的开源 React 组件库,非常适合用作网页背景、壁纸和设计素材上。

uvcanvas 演示


视频

1 polebug 的学习 vlog

vlog # 89|失踪人口回归 😁|消失的一个月去哪咯|学习量化交易中|重读《悲惨世界》|爱上了爬山和徒步|保持思考与记录

vlog #90|程序员下班后的日常学习记录|在研究链上套利策略|在读《悲惨世界》|保持思考与记录

vlog #91 | 程序员下班后的日常学习记录|在狂补二三月的复盘|读完了《悲惨世界》第一卷,实在是太苦了呀😭|在清明节走别了老友|保持学习、思考与记录

polebug 终于恢复更新啦,我的每周必看。我之所以这么喜欢她的视频,是因为我向往她的状态——在工作之余看书、学习和创作,同时产生自己的思考并记录,家里还有两只可爱的小猫!我觉得她的一部分生活状态是我理想自我的一种投射,我希望未来能够成为这样的人。

2 Lynx:让字节跨端跳动 | D2 终端技术大会 2025

3 三代人啃不动的教育不公,AI这张嘴够硬吗【渐构】

博主在视频中思考和探索如何用 AI 去消除教育不公,他的思路是「让额外教育资源的边际效应趋于零,实现方式是「造出接近最优上限的AI教师,一人分配一个」,体验链接

4 如何构建人生仪表盘

这期视频带给我规划未来的新的视角,与侧重输入与存储的第二大脑的概念不同,人生仪表盘侧重规划与输出,能够规划自身发展、激励自己作出改变并执行。

目前我使用了飞书和 Obsidian 做我的外置大脑,Obsidian 主要记录日记、月度复盘和我写的博客;飞书主要用于周复盘、记录 Todo、年度月度规划。我感觉很难找到 All In One 的应用去使用😭,不过就算有这么一款应用能达到我的所有需求,我可能也不会换了,迁移成本太高了。。。

我会在未来找一片大段的时间,思考如何构建我自己的人生仪表盘,搭好框架。上述过程感觉就像是在玩养成游戏,我有预感我会喜欢以这样的形式来生活😄。

5 AI时代人类就业四大幻觉

老蒋反驳了大众对 AI 时代人类就业话题 4 个比较常见的误区:

  • AI 会让人失业,但会创造同等数量,甚至更多的工作机会
  • AI 没有情感,需要情感投入和情感沟通的岗位坚如磐石,永远不会被 AI 取代
  • AI 只能取代“三低”人士,自己挣钱多是社会精英无需担心,火烧不到自己身上
  • AI 再厉害,也替代不了人类背锅

6 【前端杂谈09】前端请求进化史 | 从 Form 到 Server Actions

我个人认为 Server Actions 这种高度依赖框架的形式不会成为主流🤔

7 最致命的漏洞,来自最低级的错误【让编程再次伟大#35】

一定是 Vercel 干的👿


文章

1 如何撰写开发人员会阅读的博客文章(英)

2 周报 #90 - OVH 服务器、Coolify 与对 AI Coding 的思考

Anthony Fu 的博客真好看🤩

原文摘录:

我始终觉得 AI Coding 最大价值并不是帮助我们成为更顶尖的程序员,任何一个领域想要深耕都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去沉淀和实践,10000 小时定律依然适用,甚至更有价值了,AI 写出的“不可控”的代码更需要开发者的自身知识储备与判断力。

但 AI 能够让我们更快/更好地实践自己的想法、做出一个小产品或是参与到一些开源贡献中了,我作为一个后端开发,并不需要 10000 小时才能写一个简单的前端页面,而是可以快速做出一个“全栈”的项目,甚至可能比自己设计得要更好。

甚至我还很习惯于阅读 AI 生成的代码来学习那些组件和语法,自己找到一些可以优化的地方去调整修改。AI 更像是一个耐心的 mentor,会帮助我们学习不熟悉的技术栈,解答遇到的问题,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技术积累。

尤其是在 Claude 3.7 Sonnet (Thinking) 推出后,惊讶于其代码能力的跃迁之余,我在 AI 为我省下的 Coding 时间里打开了之前还未看完的 cs193p SwiftUI 开发课程与 Rust 教材,开始从头学习,愈发觉得或许再几个月、半年过去,模型本身的能力已经不再是瓶颈,而开发者本身的技术储备、系统设计能力、对架构的理解和业务的抽象能力才是那个短板


播客

1 代码帝国 | Microsoft : 开源就是毒瘤!

image.png

2 Web Worker丨Anthony Fu 开源甄选的“带货”哲学:Anthony Fu Fund与前端江湖

image.png

3 沈奕斐的播客丨《还有明天》:婚姻不能拯救女性?为什么要警惕互联网上的“毒母”?


句子

将自己的想法转化为文字不仅对作家有用,对任何想要全面提升自己的思考和学习能力的人都有帮助。

——如何聪明的做笔记

辱骂是为了指责一个人的言行不符合说话人的标准,其最终目的是规训受辱者的行为以使之符合说话者对该群体的期望形象。

——《语言恶女》